首页 > 中国新闻 >

观察 | 美媒称欧美面对中国投资陷两难:想要钱又想……


2018 年 03 月 22 日 09:02:06 来 源:摘自网络 点击: 移动版



美媒称,随着中国扩散其财富和影响力,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假借国家安全保护本国行业的国家。世界各地的政府,特别是欧洲各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用此类担忧来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16日刊登题为《欧美各国对中国投资爱恨两难》的报道称,欧洲正在推动对外国投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剑指北京。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称,这是政治姿态、民族自豪感和纯粹的偏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国必须在保护本国战略行业、防止敏感技术流失,与向中国投资者示好、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之间保持平衡。


“普遍的印象是,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崛起,问题是如何应对这个局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高级研究员陆克说。“大多数国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投资领域。(俄罗斯卫星网)


报道称,美国对中国采取的立场似乎是最强硬的。特朗普总统本周决定叫停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博通对竞争对手、美国芯片公司高通发起的恶意收购,担心收购可能会对中国竞争对手有利。而审查高通这笔交易的委员会,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简称CFIUS),可能会对中国变得更加强硬。这个委员会可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外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它已经否决了与中国有关的买家的大批交易。


报道称,欧洲起步晚一些。去年,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呼吁在欧洲范围内建立对外国收购加大审查力度的机制时,一场有关保护主义的讨论逐渐升温。这一举动的出现,适逢对该地区在科技领域失去优势,以及所谓的军民两用技术向中国转移的担忧与日俱增。


▲西方的恐慌情绪在《金融时报》的这幅漫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2017年9月提议,在欧洲范围内建立一个审查外国公司投资交易的框架。去年,德国议会通过一项法律,投资者持股达到25%时,需要对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不过报道认为,推动对北京采取收紧政策的政治行动,面临着相当大的阻碍。


报道称,首先,得罪中国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民众感到担忧,但欧洲企业仍然渴望得到中国的投资。欧洲各国政府也唯恐在迫切需要更多赢得中国消费者之际得罪北京。


因此,容克在其审查投资交易的提议中力图谨慎行事


▲容克


报道称,该提案的力度似乎也不及其他主要经济强国目前已经有的做法。


报道还称,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了情况的复杂性。


在澳大利亚,来自中国的投资仅在2014年就超过了300亿美元(约合1900亿人民币)。


君子坦荡荡,小人……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0668fa.com/view-65816-1.html

相关文章




(C)化州橘城新闻网公司 (版权所有)  |  化州橘城网官方微博: 粤生活-粤快乐  |  发布广告  |  移动版 |  TAGS
粤ICP备09132423477859     经营许可证编号: A2.B1.B2-2230432090001     文网文[200348]0342353号
举报邮箱: NRRG001@163.COM **广告、链接、目录联系:QQ1260995099 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