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大桥是连通广州、东莞、惠州的一座公路桥梁,投资过亿元,于2017年竣工通过验收。近日,多名市民反映,红海大桥迄今没有通车,妨碍了人员来往、经济交流,未发挥应有作用。记者调查发现,多年来,红海大桥的配套路网建设进展缓慢,多处“断头”,致使桥梁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东江北干流奔腾向西,东莞市石龙镇、石碣镇居河南岸,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居河北岸。桥,是三地交流融合的纽带。温先生住在石湾,工作在石龙,每天途经石湾大桥往返。他抱怨说:“上下班堵得要死,红海大桥为什么迟迟不能通车?”在东莞、惠州的政府网络问政平台,不少人关注红海大桥的通车时间。近年来,石湾沿江发展,丽湾花园、龙湾新城、石湾帝庭国际等住宅崛起,吸引了在莞人士过河置业。两岸交流日趋频繁,双向两车道的石湾大桥经常堵车。
公开资料显示,红海大桥起点位于石龙镇沿江路,向北跨越东江北干流,全长687米,双向4车道,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是石龙镇2016年16项重点工程之一。石龙镇政府11月18日公开回复市民咨询称,红海大桥于2013年开工,于2017年完成并组织了交工验收,连接红海大桥两侧引道的水乡地区横向通道中线工程也已完成,项目具备运营条件,可以向社会开放交通。从石龙镇驱车,走沿江东路,畅通无阻地驶上红海大桥。桥面宽阔,路灯齐整。到了北侧桥头,一堵砖头水泥砌成的厚墙突兀地存在,完全阻断了去路。对面车道也有墙拦着,不过留了扇门,供特定车辆通过。具备运营条件的红海大桥,为何要封闭?石龙镇政府如是答复:大桥北侧红海区域的道路网络未完全实施建设,导致现时还未开通行车。
更让人疑惑的是,2018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就说:“从莞高速、粤晖大桥、红海大桥等项目完工通车。”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红海大桥北侧向左连接石滩镇,现场仍是农田,没有路;向右连接石湾镇,一段硬底化道路后是泥路,坑坑洼洼,还堆放、设有路障,悬挂“禁止机动车辆通行”标志,是“断头路”。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红海大桥正式合龙后,石龙镇政府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大桥将实现“一桥连三地”格局,成为促进穗莞惠经济圈交流融合的大平台。但4年过去了,这座肩负着推进莞惠一体化使命的大桥,仍未发挥作用。在接受记者采访及回复市民咨询时,,石龙镇政府均表示,红海大桥的路网规划方案涉及东莞与惠州两市范围,该镇已与石湾镇相关部门对接,加快对红海片区路网的规划建设。博罗县石湾镇政府明确回复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该镇规划了宽32米、长1008米的红海路,与红海大桥周边的路网进行对接。目前,红海路已经完成主路面硬底化铺设至两市行政区域边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0668fa.com/view-119133-1.html